Heuer(豪雅)製作潛水錶的經驗始於1978年,以功能相對簡單的1000系列腕錶開啟道路。正正是潛水錶的誕生,讓Heuer(豪雅)即使面對艱難的行業困境和低迷的全球經濟環境,亦能夠生存下來;當Techniques d’Avant Garde(泰格)於1986年1月1日收購Heuer(豪雅)時,品牌的未來得以確切延續。憑藉收購湧入的資金和領先同儕的能力,使TAG HEUER(泰格豪雅)在20世紀剩下的日子取得成功,並以穩健的優勢步入21世紀。
作為TAG Heuer(泰格豪雅)研發和推出的首個系列,S/el系列在TAG Heuer(泰格豪雅)產品目錄中定位為旗艦作品,代表潛水錶不僅讓品牌得以延續下來,而且演變成現今「運動」和「優雅」象徵的佼佼者。
多年來,S/el系列推出多元廣泛的腕錶和計時碼錶,備有各種尺寸和風格。錶帶本身被視為是TAG Heuer(泰格豪雅)品牌歷史上的標誌性設計,而腕錶和計時碼錶也推出變化多元的功能,從簡單的三指針腕錶到最複雜的指針式/數字式錶款,計時精準度達1/100秒。S/el系列不僅代表潛水錶蓬勃發展,反映品牌站穩陣腳,而且很快演變為「Link(林肯)」系列,系列一直是TAG Heuer(泰格豪雅)產品目錄重要的一部分,地位至今不變。
1982年,第四代掌舵人傑克‧豪雅(Jack Heuer)將擁有120年歷史的家族企業品牌出售予包括Nouvelle Lemania機芯廠在內的集團,但其擁有權僅為過渡性質。1986年1月1日,Techniques d'Avant Garde(「TAG(泰格)」)收購了Heuer(豪雅),由此成為TAG Heuer(泰格豪雅)名稱和標誌的起源,並一直延續至今。TAG Heuer於1986年3月發表「Formula 1(F1)」系列,但1987年發表的S/el(運動/優雅)系列才正式代表由TAG Heuer(泰格豪雅)旗下研發兼推出的首個系列。
S/el系列在1990年代為TAG Heuer(泰格豪雅)取得極大的成功,並於1999年更名為「Link(林肯)」系列。因此,S/el系列是TAG Heuer(泰格豪雅)推出的首個系列,在腕錶目錄中一直存續至今。
「S/el」這個名字源於「Sports Elegance(運動優雅)」,由此前曾為Heuer(豪雅)繪製2000系列腕錶的Eddie Schopfer設計。
系列是首批腕錶系列明確結合1990年代TAG Heuer(泰格豪雅)為潛水錶訂立的「六大特色」設計:
這「六大特色」的結合賦予TAG Heuer(泰格豪雅)腕錶獨特的造型,同樣的特色也納入至1990年登場的4000系列腕錶。
TAG Heuer(泰格豪雅)推出全新S/el系列時,策略為將潛水錶系列推向高級市場,系列定位高於TAG Heuer(泰格豪雅)當時的主流錶款——即1000系列和2000系列潛水錶以及色彩豐富的Formula 1(F1)系列。S/el系列背後以「同時配襯潛水裝與晚禮服的專屬設計」為理念,直到1990年代中期的6000系列腕錶問世前,S/el系列一直穩據TAG Heuer(泰格豪雅)的旗艦系列之位。
雖然首批S/el系列錶款的許多元素沿用以往潛水錶的風格,但S/el系列擁有一大鮮明可辨的專屬特色——錶鍊。事實上,此系列的腕錶可以透過其錶鍊的單鏈節認出。每個「鏈節」由兩片弧形鑄塊組成,也讓錶鍊佩戴起來格外舒適。
在設計意義上來說,S/el系列的錶殼是專門為了與錶鍊配合而設計,配合鏈節本身作端件使用,而早期錶款的錶殼是無法搭配傳統的皮革錶帶。S/el系列腕錶是一款設計一體成型的獨特錶款,錶殼與錶鍊的功能完美結合。
錶面和指針的設計相對傳統,採用TAG Heuer(泰格豪雅)其餘系列中皆有推出的「Mercedes」指針。
其餘的S/el系列腕錶亦延續這種柔和而自然的造型,與當時TAG Heuer(泰格豪雅)系列邊緣偏方形的設計形成鮮明對比。錶圈採用突出的鋸齒狀飾面,而錶殼和錶鍊則備有多種飾面可供選擇,鍍金/不鏽鋼組合是當期時的時代經典造型。
從1987年到1999年,S/el系列一直在TAG Heuer(泰格豪雅)系列旗下,十二年期間,推出七類主要錶款系列:
S/el系列腕錶是作為純石英錶系列推出,三指針腕錶佔據中心的焦點舞台。與TAG HEUER(泰格豪雅)當時的方針一致,系列推出三款尺寸——男士、中型款及女士——以及各款錶面選擇,包括羅馬數字時標設計。腕錶備有不鏽鋼錶殼、雙金屬不鏽鋼鍍金錶款,以及珍罕的黑色鍍金錶款。S/el系列配備的皮革錶帶尾端設有特別鏈節,可以嵌入造型獨特的錶殼中。
正如其在TAG Heuer(泰格豪雅)產品目錄中的定位,S/el系列作為「高級」腕錶,是首款廣泛運用對比鮮明的飾面之TAG Heuer(泰格豪雅)腕錶。例如,白色錶面腕錶採用噴砂精鋼錶殼,搭配拋光錶圈,以及對比鮮明的拋光和啞光鏈節。
早期錶面飾有「200 meters」標記,1990年左右錶面曾作細微更新,在錶面上添加「Professional」字樣。有趣的地方是,「S/el」系列的名稱從未出現在任何腕錶的錶面上,僅以獨特的錶鍊鑑別屬於此系列的腕錶。
石英錶系列於1995年6月升級革新,在自動上鍊錶款中採用兩層式錶面,如以下所示。
事實上,這項設計是S/el系列腕錶在其系列生涯中的少數變動之一,而三指針腕錶一直到1999年為止都是S/el系列的一部分。
石英計時碼錶於1990年添加到S/el系列中,精準度可達1/10秒(記錄儀設於2時位置)。錶面佈局採用「2-6-10」時的位置分佈,搭載ETA 251.262機芯,上方兩個小時盤比一般佈局高,位於錶面中線上方。較內的外圈設有測速刻度,讓計時碼錶比三指針錶款更具視覺深度。
所有計時碼錶的錶面上皆鐫刻「Professional」字樣,12時位置設有「雙長方形」標記。
石英計時碼錶於1997年進行升級,在每個小錶盤均以金屬環圍繞在側,並在12時位置以三角形取代雙長方形設計。由於這類第二代S/el石英計時碼錶僅生產過一段很短的時間,因此十分罕見。
在1970及1980年代,Heuer(豪雅)製作出多款融匯數字式與指針式功能的計時碼錶。1990年,TAG Heuer(泰格豪雅)將這種設計方式擴展到S/el系列,在4時和8時位置增設兩個小型數字顯示視窗。S/el數字式石英計時碼錶推出精準度達1/100秒的功能,這款腕錶是一級方程式賽事冠軍艾爾頓‧冼拿(Ayrton Senna)最心愛的錶款,而他所佩戴的則是搭配蛋殼棕色錶面的雙金屬錶款(編號S.25706C)。
這些錶款擁有獨一無二的錶面,錶面上添加1/100刻度,透過添加至中心小齒輪的指針讀取時間。數字式計時碼錶於1998年左右停產。
1991年,自動上鍊腕錶添加到S/el系列中,同年,TAG Heuer(泰格豪雅)開始將機械腕錶重新引入到旗下錶款。TAG Heuer(泰格豪雅)還推出全新錶面設計——採用兩層式設計的鑄壓錶面。設計最初僅在自動上鍊錶款上推出,但隨時間擴展至石英錶款。自動上鍊錶款在1995年左右淘汰,由S/el皮革系列的錶款順利取代。
在自動上鍊腕錶登場的同時,TAG Heuer(泰格豪雅)還推出S/el系列的天文台錶,以同款的兩層式鑄壓錶面作為另一選項推出。天文台錶設有獨立編號並鑄壓於錶背上,代表S/el系列中性能最優越出眾的錶款。
腕錶造型在1997年進行改良,當時第二代S/el系列天文台錶登場,所有錶面顏色均採用雙層式錶面,搭配單色TAG Heuer(泰格豪雅)鑲貼標誌,6點和9時位置設有數字時標,以及外圍為白色的日期窗口。系列還添加新的錶面顏色,包括深藍色(編號WG 5114)和黑色(編號WG 5211)。
從1991年S/el系列登場起,到1999年轉變為「Link(林肯)」系列,S/el天文台錶一直屬於S/el系列。
S/el系列的經典特色是腕錶上採用風格獨特的錶鍊,錶殼的造型本身經悉心設計以配襯此款錶鍊。為滿足鍾情於皮革錶帶的人士,TAG Heuer(泰格豪雅)推出特別設計的錶帶,錶帶末端設有鏈節,以搭配S/el系列的獨特錶殼。
1994年5月,TAG Heuer(泰格豪雅)推出S/el皮革系列錶款,錶殼的造型轉為採用更傳統的錶耳,以便腕錶可以裝配標準的皮革錶帶。S/el皮革錶款搭載機械機芯和石英機芯,而TAG Heuer(泰格豪雅)也推出各款顏色鮮豔奪目的錶帶搭配這些腕錶。
因此,S/el皮革錶款成功取代了標準的S/el系列自動上鍊腕錶。S/el皮革系列腕錶一直生產到1998年,當時皮革錶帶再度改回早期S/el系列的單鍊節款式。
TAG Heuer(泰格豪雅)再度興起機械腕錶,熱潮在1996年延續,當時S/el系列計時碼錶推出自動上鍊錶款。在這些錶款中,大多數由兩部分組成錶面,錶面中心和三枚小時盤內部皆以「天藍色」飾面點綴。與第二代的天文台錶一樣,自動計時碼錶採用TAG Heuer(泰格豪雅)鑲貼標誌
雖然整個系列中採用了各式各樣機芯,尤其見於較纖巧的女士錶款,但男士系列中主要採用的機芯如下:
石英機芯
– 腕錶:ETA 955.112
– 計時碼錶:ETA 251.262
– 指針式/數字式計時碼錶:ETA 251.265
機械機芯
– 自動天文台錶:ETA 2892(現稱Calibre 7)
– 自動計時碼錶:ETA 7750(現稱Calibre 16)
作為TAG Heuer(泰格豪雅)產品目錄在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的旗艦錶款,S/el系列自然而然獲一級方程式賽車、其他賽車運動以及遊艇比賽的青睞,尤其熱衷於推出特別版款式。
從賽車運動步向其他領域,S/el系列推出限量版腕錶(編號WI1111),專為1996年Chris Dickson出戰美洲杯帆船賽而設計,共生產了50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