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作品集

HEUER SOLUNAR腕表

20世纪70年代,Heuer(豪雅)的产品目录以计时码表为主,作为其中唯一的例外,Solunar腕表是一款独树一帜的时计。 尽管Solunar腕表不是一款计时码表,然而Heuer(豪雅)对于Solunar腕表的研发工作与其供应“工具腕表”的定位保持一致,即专门为户外运动者和冒险家而打造。对于需要了解涨潮和退潮时间的人群而言,醒目的内外侧表圈是重要工具,Solunar腕表因此呈现别致外观,同时与Heuer(豪雅)1970年代的计时码表风格统一。

null

如果遵循“形式服从功能”,那么就可以理解1970年代的Heuer Solunar腕表所拥有的别致外观,是其罕见复杂功能的自然衍生。这款腕表的设计用于指示在双周周期内每日特定地点的潮汐涨落时间。Solunar腕表诞生于1975年,其名称为“Solar”与“Lunar”的组合词,起初的目标客群为垂钓者,然而其潮汐指示功能对于从事冲浪、收集贝类或沙雕建筑等所有需要关注潮汐状态的人士而言皆有益处。Solunar腕表是定位细分市场的精彩范例,更是不止于报时工具的腕表佳作。

1949 SOLUNAR腕表

Solunar腕表的故事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彼时Heuer(豪雅)作为美国零售商Abercrombie & Fitch的自有品牌,生产腕表、计时码表和其他时计。杰克·豪雅(Jack Heuer)在个人传记中讲述了Solunar腕表的起源故事:

“一天,我父亲下班回家,说纽约高档运动装备商Abercrombie & Fitch的时任总裁Walter Haynes,请他创造一款可以显示潮汐时间的腕表。有趣的是,我父亲在数年前,就曾对能够显示月相的实用腕表有过设想,因为他在寻找野蘑菇的过程中观察到,在月相渐盈的上弦月时,羊肚菌便丰收在望,但要制作一枚能显示潮汐时间的腕表却令他无从下手。他已多年未曾与大海谋面,对于潮汐这个话题一无所知。他挠头承认自己不知从何入手。我告诉父亲,我学校里的物理老师Heinz Schilt博士才学渊博,我相信他可以找到解决方案。我的老师果真不负所望,他对腕表所需的齿轮进行了全面计算,终于得以预测特定地点的涨潮情况。”

Solunar腕表大获成功,Heuer(豪雅)顺势打造出潮汐腕表的计时码表款式——“Mareograph”腕表。 这款计时码表将Solunar腕表的潮汐表盘(设于9点钟位置)与三个小表盘的计时码表相结合,采用12小时计时制。 “Mareograph”计时码表由Abercrombie & Fitch公司以“Seafarer”为名发售,其后由Orvis公司以“Solunagraph”为名发售,但所有表款均为Heuer(豪雅)所制造。


尽管Mareograph系列持续生产至1970年代,但是Solunar腕表在生产了仅数年后便淡出了Heuer(豪雅)的产品线,直到后来以非常不同的形式回归大众视野。

1975年,第二代Solunar腕表(型号279.603)问世,在Heuer(豪雅)的产品目录中独树一帜(如上图1977年产品目录所示),搭配大号(45毫米)精钢表壳和双表冠、3点钟位置设有星期日历视窗,同时不具备计时码表的复杂功能。 新款Solunar腕表仅推出一个版本,饰以深蓝色表盘,小时时标涂覆荧光材料。

Solunar腕表的主要设计元素是大号黑银色外表圈,饰以“High Tide(涨潮)”和“Low Tide(退潮)”标记,以及涵盖两周的黑白内表圈(具有14天的标记)。上述标记占据了大部分的可用空间,令蓝色表盘看似相对较为小巧。


白色涂漆指针嵌入荧光材料,与Heuer(豪雅)1970年代中期一些计时码表的风格相似,为Solunar腕表赋予Heuer(豪雅)家族作品的经典外观。与此同时,Solunar腕表的风格与Calculator计时码表类似,表圈上的黑色和文字以银质为基底,而非采用铝质或注入精钢。


表壳选用极具光泽的抛光饰面,与哑光银色表圈相映成趣。腕表配备弧形有机玻璃表镜,同样与Heuer(豪雅)Calculator腕表的设计接近。


Solunar腕表备有精钢表链和1970年代潜水腕表常用的“Tropic(热带)”表带可供选择。

为Solunar腕表提供动力的是ETA 2790-1机芯,这款机芯正如Solunar腕表本身,仅于1976年至1980年间生产。这是Heuer(豪雅)首次搭载ETA旗下的品牌机芯之一,而非ETA家族的其他品牌机芯,例如Valjoux和Landeron。这款机芯不仅具有星期日历显示功能,而且还为星期显示盘提供双语选项。

运作原理

搭载传统三针机芯的Solunar腕表如何指示涨潮和退潮? 答案在于内侧双周显示盘和外侧表圈的组合搭配。

1. 双周显示盘

在深入Solunar腕表的运作原理之前,我们首先来回顾影响涨潮和退潮时间的引力。潮汐是由地月之间引力所引起的涨落现象。涨潮时间由两个因素决定——地球自转(每24小时一周期)和月球绕地球旋转(约每28天一周期)。假如月球保持静止不动,那么每天的涨潮时间将固定不变,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



由于地球与月球始终处于运动状态,致使每天的涨潮会出现约51.5分钟的时间差(1/28 X 24)。现在我们将目光投向表圈,12小时制表盘上注有14天标记。然后进行数学运算:



在每个三角形标记之间,(12/14)X 60分钟 = 51.42分钟。运算结果接近于上文计算出的51.5分钟(平心而论,即便涨潮时间前后偏差数秒,对于鱼儿是否咬钩其实无甚影响)。



现在已知日期标记间的间隔约为51分钟,那么如何使用内侧显示盘? 假设您的钓鱼假期自周一开始,且您在参考当地潮汐表后,确定当天的第一次涨潮将发生于上午10点。那么您只需使用下侧表冠旋转内侧显示盘,将“MON”字样下方的小三角形与当天第一次涨潮的时间(上午10点)对齐即可。黑白圆盘现在显示的是未来两周内每天的涨潮时间。例如,周一的首次涨潮时间是10点,那么周二的涨潮时间将是10:50左右,周三将是11:40左右,以此类推。



这是有帮助作用的,然而每天不止会出现一次次涨潮,而是两次。因此,Heuer(豪雅)将我们需要的第二个刻度置于外侧表圈。

2. 外侧表圈

外侧表圈表明涨潮和退潮之间的间隔大约是6个小时,两次涨潮之间因而相差大约12个小时。



只需将表圈上的红色三角形移动至涨潮时间(例如,上述示例中的10点),便可获知每天的潮汐起伏情况。